第二講: 手中無劍,劍在心中

The Second Course.

需求若主角是某個個人,是為「個別」需求,而若是集體市場行為,則稱「市場」需求。

需求量、需求

需求線(圖中D)這把利劍,以較自然的方式來呈現需求法則,即一般的買方心態,「需求量」改變是由某財貨自身價格變動造成。而負斜率,即消費者願付最高價隨財貨量增加而遞減,與邊際效用遞減法則也有關係,是因為某財貨在此人心中之滿足感每況愈下所造成!

需求如何受到其他條件(財貨本身價格以外之因素)改變而變動?以任意高度固定(相同價格下)之兩點即可觀察出其線條移動:向右移為「需求增加」,反之向左移為「需求減少」。注意是「需求」增加,建議與左側「需求量」變動的圖形對照比較,體會兩者之不同!

其他條件影響

所得

正常財(Normal Good)

所得增加時,需求增加的財貨。如:汽車、豪宅。

中性物(Neutral Good)

所得增加時,需求不受影響。如:衛生紙、水。

劣等財(Inferior Good)

所得增加時,需求減少的財貨。如:山寨機、碎餅乾。

相關物品價格

替代品(Substitutes)

兩兩相互可完全取代之物。如:中油及台朔。當中油調降油價時,通常台塑客戶此時對台塑汽油的需求就會減少,因為一般人會以便宜的中油取代相對較貴的台塑。

互補品(Complements)

兩兩共用,須互相搭配之物。如:燈籠及電池。當元宵節送燈籠時(或看作是燈籠這項相關物品之價格下降),因為具有共用特質,勢必進而會刺激電池的需求。

無關財(Unrelated Goods)

相關物品價格雖波動,但不影響此焦點財貨的狀況。如:聖誕樹及霜淇淋。雖然兩者形狀好像有點像,但此時相關物品價格的波動,並不影響焦點財貨的狀況。

嗜好

2009年上半年從墨西哥首先發難H1N1流感疫情,在許多國家紛紛傳出確定病例後,台灣在五月也難以倖免!第一個確定病例是由一位澳洲籍醫師赴美後由香港轉機回台灣時被檢驗出來,此時國內民眾因為擔心國外疫情(尤其北美洲)相對嚴重與不確定(大部分國家含台灣仍是零死亡病例),紛紛取消國外旅遊行程。在此同時,迫使旅遊需求移轉至國內主要觀光景點(即偏好因疫情而改變),造成端午四天連假國內那些著名景點人滿為患!

預期心理

當中油宣佈今晚午夜 12:00 後調漲油價的時候,預期心理即形成,通常如果漲價幅度愈大、汽油使用愈多者、愈低所得其效果就會愈明顯),可能導致午夜前的汽油需求突增,而午夜後的汽油需求突減。這是一種未雨綢繆的心理,即現代人普遍會有的理性行為(Ra- tional Behavior)。

同理,當有颱風警報時,有經驗的台灣人就會開始囤積泡麵、手電筒、蠟燭⋯⋯等等物品,甚至租些好看的DVD電影回家,準備放颱風假了!

⌘ 以上所有舉例多少都會有例外,因為需求仍是主觀、因人而異,而且具有時效性的!

Back to top

供給若是針對某一家廠商,是為「個別」供給,而若是集體市場行為,則稱「市場」供給。

供給量、供給

日月雙劍第二把,供給線(圖中S),主角是提供商品的「賣方」(統稱廠商),而一般的賣方心態如圖,亦即價格愈高,供給量應該愈多,此稱為「供給法則」,自然構成正斜率之供給線。如同需求中提過,法則會有例外,在此不討論。

類似需求變動的觀念,供給線右移稱為「供給增加」,反之向左移則稱為「供給減少」。關於影響供給變動的原因,如常見的「生產技術」改良、同理於生產成本下降,此時在任一價格下供給量都會增加,因此其造成的影響就正如圖示為右移,反之則左移。

Back to top

市場均衡供需價量相等時,即市場力量完全作用完畢時。

看不見的手

對於同一商品,
當需求力量較強、價格>均衡時,由於供過於求(超額供給),價格(市場機能)會向下調整,廠商有存貨壓力,自然願意降價出售。
當供給力量較強、價格<均衡時,由於供不應求(超額需求),表示有消費者買不到這項財貨,也就較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
當這兩股作用力(通常即指價格機能)完全作用完畢時,供需雙方皆無動機改變(供需線交點),稱為均衡無疑。
這股運作機制完全出自市場自發的力量,稱其為「看不見的手」。

stock
股市崩盤

起因很多,通常是主要部份的股價下跌而造成,不一定是全面性。試想當所有人都認為某股市(眾多各股構成)要狂跌時,勢必瘋狂賣壓出籠,(供給狂增)與避之為恐不及(需求驟減)的行動都會漸凝聚,若不能斬斷此種個人預期與實現紛紛排山倒海而來的力量,就可能陷入失控!要讓「大家」都這麼想並不容易,這與整體政經安定、投資人心態有關,台灣股市早期散戶居絕大多數也相對更易因小道消息而波動,一般稱「淺碟市場」。

1930年代全球性的經濟大恐慌即有上述現象,許多國家不但股市崩盤,銀行還發生擠兌。由於一般銀行收取大眾存款後,只會留下約20%(法定準備率)在身邊,其他則貸放出去或作投資,因此不可能所有存款金額一下子全部到位,一旦發生擠兌現象(一般是因為對此銀行沒信心),可說沒有一家銀行能單獨面對!此時遏止擠兌最有效的辦法,通常就是政府公權力進駐帶來的資金挹注,以安定民心。

2008年底全球金融大海嘯肆虐,便有許多國家發生銀行擠兌、倒閉甚至國家破產的狀況,而我國新政府施行了一項最被稱讚、亞洲最前衛的政策,那就是「所有國內存款」都由政府全額保障,目的即在於安定軍心。之前N年都是各銀行單一存款戶最高保障一百多萬,保障單位稱為「中央存款保險公司」。總之,雖然無法證明若無此政策台灣是否也會有銀行擠兌、或倒閉,但遏止了蠢蠢欲動的資金游離現象是非常明顯的。

show-girls
展場 Show Girl

為何資訊展只有 Show Girl 沒有 Show Boy?以供需法則來看,主要是因為 Show Boy 的需求太低了,當一市場需求愈低則需求線愈偏左下方,甚至達沒有需求時,市場即沒有成交,自然沒有均衡價格也沒有均衡數量。反之,Show Girl的需求來自許多宅男,當需求愈高時(如:資訊展、車展時),可以推論的是:Show Girl的價碼(格)理應愈高,利用需求線往右上移動即可得知。

petroluem
油物價 與 能源類股

油價飆升時,帶動大家對能源耗竭、替代能源需求激增的感受,因此造成能源生產之相關產業前景看好的預期!股市(又稱為經濟之櫥窗)會反應對未來預期的樂觀程度,屬於景氣的「領先指標」;任何股價之漲跌皆可從供需原理來切入分析:如某家公司股價可能因為經營不善、掏空等不利訊息(台灣稱為「利空」)而造成購買者(此股票之需求者)降低持有慾望(需求減少),而持有者(此股票之供給者)急於拋售(供給增加),上述兩現象都在在使得此公司股價下降。

不過為何「物價」亦上升?物價通常指的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其由行政院主計處統計並定期發佈,衡量的是消費者直接購買消費的主要商品(最終財)之平均價格,而油價會影響的主因是透過「運輸成本」造成,而非是直接使用汽油於物品。

另外,金價亦漲的可能理由涉及金融投資觀念:由於一般物價上漲,導致錢愈來愈薄(貨幣的「實質購買力」下降),投資人會去尋求能避免此現象的投資商品,如:黃金或部份的房地產通,有保值的功能,當然這依然仍有變數,畢竟影響一物價格的因素很多。由於黃金在地球中蘊含量一定,因此其需求變化往往主導價格。

⌘ 兩股作用力的互相拉扯過程分析往往比結果更為重要,而現實中均衡點會隨時間變化,是為動態均衡。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