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The nineth Course.

米汙染

台灣的米倉——彰化縣,全台灣約有 1/5 的稻米產自這裡。

但,彰化縣金屬加工廠數佔全國 1/4 強。
但,環保署列管各縣市污染農地總面積彰化縣佔近6成。
但,彰化縣又是全國唯一發現農地同時受到鎘、鉻、銅、
鉛、鋅、汞、鎳、砷等八種重金屬過量污染的縣份⋯⋯

我們以為任意傾倒污染物方便,終究還是我們自己遭殃!個人的污染微不足道、別人的污染我管不著⋯⋯等鄉愿心態,無形中的累積,自己甚至成為共犯而不知,今日後悔可能都已經太遲!

Back to top

外部性Externality,又稱為外部效果(External Effects)或外溢效果 (Spillover Effects)。

消費面

生產面

如:煙火、短裙辣妹。

如:波伽利練唱。

如:酒駕、感染H1N1的觀光客。

如:工廠排廢氣、半夜吵鬧的室友。

外部效益(外部經濟)=社會效益-私人效益。經濟行為中創造了當事人得不到而為他人享受之利益。
外部成本(外部不經濟)=社會成本-私人成本。經濟行為中創造了當事人不必負責而由他人被迫負擔之成本。

消費外部性理論:個人需求會受到市場總需求而影響

又稱「市場需求的外部性」。因為市場需求量增加刺激個人需求,使得價格上漲,需求量反而因正面外部效果而上升,例如:iPhone 迷搶水貨漏夜排隊⋯⋯等趨之若騖現象,因此外部性亦為造成市場失敗原因之一,令市場機能無法達社會最適。

此理論亦可解釋*為何常見大排長龍之盛況下,亦不見廠商擴增規模,主要即是想使超額需求之市場外部性(刺激個人買慾)來保持源源不斷之個人需求。

* 當然理由不只一種,可想見的如:野心不大,不想擴店;或者擔心擴大規模可能管理不易,衍生更高成本⋯⋯等。

網路外部性

資訊系統由於使用者漸多而形成主流,隨而因「相容性」與「便利性」而形成市場需求對個人需求之正面外部效果。

解決之道

  • 外部效果內部化(Internalization):自己捅的蔞子應該自己負責。如:課稅就是將其製造的外部成本還給其本人,而若是創造了外部效益,自然應該獎勵而給予補貼。
  • Coase 定理:只要財貨之財產權劃分清楚,則每位行為人自將以自身最適角度去充分利用與面對此財產權,終而因為每位社會中的行為人已達最適,全社會角度自將達最適境界!反之若產權不明,則可能衍生市場失敗現象。
  • 拍賣污染權、政府直接介入界定財產權。
  • 政府直接管制污染。如:汽機車排放廢棄檢驗。
Back to top

機會成本資源用於某用途時,因而放棄的其他用途中之價值最高者。

例如:工資為休閒的機會成本,因為若休閒一小時就得放棄打工一小時的機會,其中工資最高者就是這一小時休閒的機會成本。又如:存貨成本中的利息成本,因為買貨物的錢如果放銀行會有利息。再如:開店店面雖自有仍應設算租金成本。

延伸觀念是「天然資源也有成本」,機會成本還包含許多無形的隱藏成本,也就是此資源可以運用的其他用途中價值最大者,若放棄就是損失,即是隱藏的代價。如果不考慮,就會低估代價而任意揮霍,天然資源絕非零成本。

百元美鈔不該撿?

自 1975年微軟創立,到 2006年時創辦人比爾蓋茲總財產約 500億元,換算下來 31年間他每秒約賺了51元,因此如果他花了大約兩秒彎腰去撿路邊的百元美鈔,這時便無法專心投入事業,其損失合理估計將是 102元,得不償失!換句話說,比爾蓋茲的時間機會成本高達每秒51元。

到了 2007年4月,富比士雜誌公佈全球個人財富排行榜,比爾蓋茲以 560億美元的身價,第13次位居第一。這時如果再從 1975年換算一次,一秒鐘56元上下,又提高了!

一來機會成本會因人而異,二來能進一步理解為何有人會多花錢搭高鐵來往台北和高雄,但也有人只願意搭乘客運,即便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因為前者的時間機會成本大於搭高鐵多花的車票錢。

Back to top